一天,李时珍在街上遇到一个人,吓了一大跳。一年前他曾断言此人必死无疑,如今他却红光满面地站在自己面前。
李时珍曾经让“死人”复活,也曾准确预言活人的寿命。
有一次李时珍遇到一路送葬的队伍,鲜血透过棺材板滴了一路。李时珍连忙上前,费了半天口舌终于说服“死者”家属开棺验尸。
棺材打开,李时珍发现是一位快足月的孕妇。他对着“死者”一顿按摩,又取出针灸对着“死者”的胸口扎了一针。只听见“死者”轻轻地呻吟了一声,眼睛缓缓地睁开了。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后来那位孕妇痊愈了,并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。一时间,李时珍把“死人”救活的事迹传遍了十里八乡,大家都争相找李时珍诊脉。
一个年轻人看到后也挤进了队伍里,他伸出胳膊说:“帮我也诊诊,看看我有什么病?”
李时珍轻轻诊了一下脉,大惊失色,连忙说:“快回去吧,你已经活不过三个时辰了。”
展开剩余79%果然不到三个时辰,这个年轻人就一命呜呼了。原来他因为吃得过饱,后来猛地一跳,挣断了肠子。这下,大家对李时珍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。
可在李时珍成为名医之前,有一次却差点误了一个年轻人的性命。
那天,一位商人用手帕捂住嘴,一边剧烈咳嗽一边走进了李时珍的诊所。李时珍一看,病人手帕上全是血。
“这样咳嗽有多久了?”不等病人开口李时珍便问到。
“有一段时间了,刚开始只咳嗽,咳咳……最近开始咳血……”商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。李时珍摇摇头,低头写下了一张处方递给商人说:“这个方子还能帮你延续几天的性命,快回去安排后事吧。”
商人听罢面如死灰,缓缓地走出了诊所。
一年后,李时珍在街头看到一个人觉得好眼熟,仔细一看这不是一年前找自己看病的那个商人吗?一年前自己觉得他必死无疑,现在他却活蹦乱跳、红光满面。
李时珍好奇地上前询问,原来一年前商人拿着李时珍开的处方匆忙往家赶,走到夷陵的时候一下晕倒在路边了。幸好遇见一个老人,也是医生,当地人称“赛华佗”。
老人从他身上找到了那张药方,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味药,前后吃了一个来月,竟然痊愈了。
李时珍一听,又惊讶又敬佩,思索了半天也没有想出老人到底加了哪两味药,竟然让商人起死回生。于是他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“赛华佗”。
他来到夷陵,一路打听找到了“赛华佗”。诊所里人很多,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给病人诊脉,李时珍便在旁边默默地看老人如何看病,并帮他磨墨、招呼病人。
等“赛华佗”看完病人,李时珍忙说自己想跟着他学医。结果被“赛华佗”当场拒绝。
无论李时珍怎么求他,“赛华佗”都不为所动,一边把李时珍往门外推,一边关上了门。
没想到第二天门一开,李时珍就进到诊所里,跟“赛华佗”打过招呼之后,就开始打扫卫生,做开诊之前的准备。之后又帮着接待病人,“赛华佗”给病人诊脉的时候他就静静地在旁边看着,时而帮他磨墨,时而帮他给病人煎药。
一连好多天都是这样,“赛华佗”终于被打动了,决定收他为徒。
有一次,来了一个高烧不退的病人,李时珍在旁边默默地观察,“赛华佗”问他:“依你之见,该如何用药?”李时珍立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赛华佗”提笔写下李时珍口述的处方,并将其中的两味药加大了剂量,然后交给李时珍去煎药。李时珍一看那两味药都有大毒,有点不理解,但还是照方抓了药。
他煎好药给病人服下没多久,病人突然肚子疼得满地打滚。李时珍心想“完了,必是中毒了!”急忙跑去找师傅。
谁知还没等他说完,“赛华佗”就淡定地说到:“给他准备便桶就是,大吐大泄都是正常的。”
病人一番大吐大泄之后突然晕倒了,李时珍吓得边跑边喊“师傅”。“赛华佗”快步走到病人身边,从容的取出针灸在病人不同的部位扎了几针,病人睁开了眼睛,而且烧也退了。
这让李时珍打心眼里佩服“赛华佗”,他疑惑地问:“那两味大毒之药,师傅为何用这么大的剂量?”
“赛华佗”告诉他针对这个病人的情况,那味药量小了发挥不了作用。李时珍终于懂得了药物的剂量要根据病人的情况灵活变动。对于重病得敢于下猛药,当然这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才能有这样的勇气。
后来李时珍就跟着师傅一起坐诊了,当“赛华佗”看到李时珍手写的处方时,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来。他打开抽屉,取出了一张处方放到李时珍面前,正是一年前李时珍给商人开的处方。
“赛华佗”肯定了他的医学知识,又给他详细地讲了自己增加那两味药的道理,李时珍恍然大悟,对师傅更是佩服不已。
后来李时珍一边行医,一边研究医书,向马夫,村野农人等请教,总结经验,终于成为一代大医,用二十余年时间编写成了《本草纲目》,为后世医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
作者:未央
发布于:天津市